心身医学科普——肠易激综合征

心身医学科普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以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频率或性状)改变为特征的肠病[1]。经临床常规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但整个肠道对各种刺激的生理反应有反常。在不同人群间,本病患病率有所差异。(1)女性略高于男性。不同国家调查表明,女性IBS患病率高于男性,女性患病率在14%-24%之间,男性则在5%-19%之间。[2]在中国,男女患病率约为1:2左右。(2)中青年高于老年。虽然IBS症状可以发生任何年龄组,但各年龄组患病率有所不同,以中青年较高,其中30-59岁患病率为6.9%,老年人患病率有降低的趋势[3]。


心身医学.jpg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类型

根据大便的性状,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不定型4个亚型,我国以腹泻型为主。

类型

特征

腹泻型

患者至少25%的时间排便为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而且排硬粪或干球粪的时间少于25%。

便秘型

患者至少25%的时间排便为硬粪或干球粪,而且排松散(糊状)粪或水样粪的时间少于25%。

混合型

患者大便性状为烂便和硬便均超过25%的时间

不定型

粪便性状异常不符合以上各型标准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自众多临床试验及动物试验的证据表明多种因素都涉及IBS的发病的过程,被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重要诱因

关联因素

病理生理学基础

1、精神心理因素

1、肠道菌群失调

1、胃肠动力异常

2、肠道感染

2、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刺激的感知异常和脑肠轴调节异常

2、内脏高敏感


ddae2a96e08e377e6963c1d123ea8bf.png

一、重要诱因

1、精神心理因素
精神心理因素通过多种机制参与IBS的发病。目前相关的研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与中枢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导致IBS症状,调节症状的严重程度,这一过程称为“心理-神经-免疫机制”[4]。精神因素与消化道生理功能之间通过脑-肠轴相互影响,可以改变肠道运动,在IBS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5]。

国外研究显示,相当比例的IBS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精神心理障碍,包括焦虑、紧张、抑郁、失眠和神经过敏等。其中,焦虑和抑郁发生率高[6]。

2、肠道感染
约1/4的IBS患者症状起自于胃肠炎、痢疾或其他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感染性疾病[7]。

二、关联因素

1、 肠道菌群失调
大量研究资料证实IBS患者存在肠道微生态失衡[8]。肠道微生态失衡包括生物构成比例改变或生物代谢活性改变。目前关于IBS微生物比例失衡的国外研究显示,IBS患者粪便乳酸菌和双歧杆菌的水平降低,菌群多样性减少[9]。国内外分析结果也显示益生菌治疗可显著改善IBS患者症状[10]。

2、中枢神经系统对肠道刺激的感知异常和脑肠轴调节异常

三、病理生理学基础

1、胃肠动力异常
消化道动力异常是IBS病理生理机制的重要方面。国外研究显示,胃肠动力紊乱与IBS患者大便频率及形状改变存在重要关联[11]。

2、内脏高敏感
绝大多数研究证实,IBS患者存在内脏高敏感,即肠道对刺激的感受性增强,是IBS腹痛、腹胀等腹部不适症状发生的核心病理生理机制[12]。

78185e3b8ac39d5ccd0bff38ada2e6c.png

肠易激综合征(IBS)的治疗

一、心理治疗

1、催眠与自我催眠
通过专业心理咨询师催眠或自我催眠(可以练习鞠门松静身心柔术)来调整潜意识中的焦虑、抑郁、紧张等情绪,通过“心理-神经-免疫机制”及“脑-肠轴”反馈机制,可以明显改善IBS症状。

2、认知疗法及学习情绪管理类课程
在一定程度上,IBS患者对疾病的病因和危害的恰当认知是导致其就医的主要原因,有时超过其症状本身。部分患者如能克服疑虑,其症状就可明显减轻。认知治疗的内容和目标是使患者充分了解IBS属于功能性疾病,没有证据表明可以直接进展成严重的器性病变,通过综合调整及治疗可以得到有效改善。另外,学习情绪管理类课程也能够在意识层面调整认知,缓解焦虑、抑郁及紧张情绪。

3、抗抑郁药物
除了潜意识调整,抗抑郁药物也被国外研究证实可以缓解IBS总体症状和腹痛症状,及时对于没有明显伴随精神和心理障碍表现的患者也有效[13]。

ff9b6a0dad84c81526f4f5b57712923.png

二、调整饮食结构
详细了解IBS患者的饮食习惯及其与症状的关系,避免敏感食物,避免过量的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咖啡、浓茶、酒精等,并减少产气食物(奶制品,大豆,扁豆等)的摄取。高纤维素食物(如麸糠)可刺激结肠运动,对改善便秘有明显效果。

三、药物治疗
对于药物,解痉剂、止泻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腹泻型IBS患者总体症状;利福昔明对改善非便秘型IBS总体症状以及腹胀、腹泻症状;渗透性泻剂可以用于缓解便秘型IBS的便秘症状。

四、 其他治疗方法
其他治疗方法如中医治疗,益生菌疗法均对IBS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由于缺乏可量化的数据分析及治疗机理,所以并未被大规模推广。

eeb15f375e7d9089f8ec3cad957b7ff.png

参考文献

[1] 潘芳,吉峰等.心身医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2-114
[2] 中国肠易激综合征专家共识意见,2015年,上海
[3] 张璐, 段丽萍, 刘懿萱等. 中国人群肠易激综合征患病率和相关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 中华内科杂志, 2014, 53(12):969-975.
[4] Pae C U , Lee S J , Han C , et al. Atypical antipsychotics as a possible treatment option for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Expert Opinion on Investigational Drugs, 2013, 22(5):565-572.
[5] Muscatello M R A , Bruno A , Scimeca G , et al. Role of negative affects in pathophysiology and clinical expression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4, 20(24):7570-86.
[6] Lee S , J. W U , Y. L. M A , et 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s strongly associated with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a community study[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09, 30.
[7] Porter C K , Gormley R , Tribble D R , et al. The Incidence and Gastrointestinal Infectious Risk of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in a Healthy US Adult Population[J].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11, 106(1):130-138.
[8] DuPont, H. L . Review article: evidence for the role of gut microbiota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and its potential influence on therapeutic targets[J]. Alimentary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 2014, 39(10):1033-1042.)。(Magnus Simrén. IBS with intestinal microbial dysbiosis: A new and clinically relevant subgroup?[J]. Gut, 2014, 63(11).
[9] Carroll I M , Ringelkulka T , Keku T O , et al.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luminal- and mucosal-associated intestinal microbiota in 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Gastrointestinal & Liver Physiology, 2011, 301(5):799-807.
[10] Mcfarland L V , Sascha D . Meta-analysis of probiotics for the treatment of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8, 14(17):2650-.
[11] Dupont A W , Jiang Z D , Harold S A , et al. Motility Abnormaliti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J]. Digestion, 2014, 89(2):119-123.)。(Camilleri M , Ford A C .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Pathophysiology and Current Therapeutic Approaches[M]// Handbook of Experimental Pharmacology. Handb Exp Pharmacol, 2016.
[12] Catanzaro R , Occhipinti S , Calabrese F , et 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new findings in pathophys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field.[J]. Minerva Gastroenterol Dietol, 2014, 60(2):151-163.
[13] Ford A C , Talley N J , Schoenfeld P S , et al. Efficacy of antidepressants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ies in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Gut, 2009, 58(3):367-378.